搜索
首页 《寄明复道》 昔日到汶上,熙道始相见。

昔日到汶上,熙道始相见。

意思:昨天到达汶上,熙道始相见。

出自作者[宋]石介的《寄明复道》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沉郁顿挫之笔,指出了当时社会上道德沦丧、仁义消亡的严重问题,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愤和对熙道的敬仰。 首段写斯文颓败,浮薄竞相扇,仁义消亡,圣经难散,批判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礼崩乐坏的现实。 二、三段写作者与熙道的相知和敬仰。作者认为熙道是时生的贤者,尊之如韩孟,与道作藩翰。然而熙道却有羁缚,未能施展抱负。 四、五段写作者对熙道去南都的惜别和对熙道未来的担忧。作者担心熙道不能摆脱羁绊,仁义之风难以复振。 六至十段,作者再次表达了对熙道的敬仰之情,并希望自己能像孟子那样廓清邪说,帮助熙道恢复仁义之道。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熙道的敬仰之情,是一首优秀的古体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五十年来,斯文何屯蹇。
雅正遂彫缺,浮薄竞相扇。
在上无宗上,淫哇千万变。
后生益纂组,少年事彫篆。
仁义仅消亡,圣经亦难散。
其徒日已多,天下过大半。
路塞不可辟,甚于杨墨患。
辞之使廓如,才比孟子浅。
患不恐不救,有时泪如霰。
大贤为时生,去圣犹未远。
昔日到汶上,熙道始相见。
知道在熙道,一见不敢慢。
尊之如韩孟,与道作藩翰。
今春来南都,明复去京辇。
未识心相通,所怀恨未展。
明复无羁缚,我有守宫限。

关键词解释

  • 汶上

    引用解释

    汶水 之北。泛指 春秋 、 战国 时期 齐国 之地。《论语·雍也》:“ 季氏 使 閔子騫 为 费 宰。 閔子騫 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復我者,则吾必在 汶 上矣。’” 何晏 集解:“去之 汶水 上,欲北如 齐 。” 杨伯峻 注:“ 桂馥 《札朴》云:‘水以阳为北,凡言某水上者,皆谓水北。’”后人常用为隐居的典故。 三国 魏 应璩 《与

  • 昔日

    读音:xī rì

    繁体字:昔日

    短语:已往 往常 昔年 早年 旧时 往年 往 以往

    英语:formerly

    意思:往日;从前。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 相见

    读音:xiāng jiàn

    繁体字:相見

    英语:meet each other

    意思:(相见,相见)
    彼此会面。
      ▶《礼记•曲礼下》:“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