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新栽行》 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

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

意思:一个花一个草公歌咏,习惯当兰台侍从诗。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新栽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移竹》,作者可能是唐代的一位诗人。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种坚韧不屈、独立自主的品格,以及一种不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 首句“劚破烟丛带笋移,映轩临槛特为宜”,描绘了诗人精心移栽竹子的场景,以及竹子在庭院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这句诗通过描绘竹子从烟雾缭绕的环境中移栽出来,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欣赏。 “龙孙已见多奇节,凤实新生入翠枝”这两句诗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敬仰之情。龙孙和凤实都是比喻,分别代表了竹子的多节和新生,表达了竹子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不向阮家林下集,还思渭北水边窥”,这两句诗表达了竹子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品格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比竹子与阮家林下的环境,强调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最后,“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人格追求和诗歌风格。这句诗中的“兰台侍从”指的是唐代的一种官职,诗人通过这种官职来表达自己的人格追求和诗歌风格,即追求高尚的品格和独立的个性,以及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竹子的坚韧不屈、独立自主的品格,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人格追求和诗歌风格。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劚破烟丛带笋移,映轩临槛特为宜。
龙孙已见多奇节,凤实新生入翠枝。
不向阮家林下集,还思渭北水边窥。
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公休

    读音:gōng xiū

    繁体字:公休

    短语:寒假 暑期 暑假 蜜月 例假 春假 产假

    英语:general holidays

    意思:古谓公事后的休假。
      ▶

  • 侍从

    读音:shì cóng

    繁体字:侍從

    短语:扈从 侍者

    英语:livery

    意思:(侍从,侍从)

     1.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
      ▶《汉书•史丹传》:

  • 一花

    引用解释

    1.开花一次。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二:“ 涂山 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 紫轻梨 。”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有石渠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然则铁树开花初无定岁,但必数十年始一花耳。”

    2.谓铜钱五枚。旧时计数,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