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汉宫春·云涧之癯》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意思:怀疑就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汉宫春·云涧之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描绘了云涧之癯的高尚品质和逸韵。 首句“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描绘了云涧之癯的形象,他如同清澈的山涧中的瘦鹤,有着未了的诗情,与鸥鸟在江湖中漫游。这里,“诗盟”象征着他的诗歌创作和艺术追求,“鸥泛江湖”则象征着他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一官直为仙耳,不受尘驱。”表达了云涧之癯对官场的轻视,他为官只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而不是为了追求世俗的成功和地位。他不受尘世的束缚,体现了他的超凡脱俗。 “高情逸韵,自兰亭、已后都无。准拟画、剡舟夜雪,与君相对成图。”这里再次描绘了云涧之癯的高尚品质和逸韵,他的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已经超越了王羲之兰亭盛会后的文人雅士。他期待着与君在剡舟夜雪中,共同描绘一幅美好的画卷。 “半竹苔寒如此,问谁欤来者,鹤伴熏炉。”这里描绘了清幽的环境,竹林间苔藓斑驳,寒意袭人。诗人询问谁会来此,与自己相伴在鹤的陪伴下品茗论诗。 “何如贮之天上,风露冰壶。江南春早,想梅花、不肯欺吾。”诗人想象着将云涧之癯的品质和逸韵收藏在天上,如同风露冰壶中的梅花,永不凋谢。江南早春的梅花不肯欺骗我,暗示着云涧之癯的品质也是如此高尚,不会被世俗所蒙蔽。 最后,“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诗人疑心这里就是孤山之北,有着水香月影和林逋那样的高士风范。这里以林逋的隐逸情怀象征云涧之癯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描绘了云涧之癯的高尚品质和逸韵,表达了对这位高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
一官直为仙耳,不受尘驱。
高情逸韵,自兰亭、已后都无。
准拟画、剡舟夜雪,与君相对成图。
半竹苔寒如此,问谁欤来者,鹤伴熏炉。
何如贮之天上,风露冰壶。
江南春早,想梅花、不肯欺吾。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关键词解释

  • 孤山

    读音:gū shān

    繁体字:孤山

    英语:inselberg

    意思: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林逋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孤山处士。
      ▶孤山北麓有

  • 林逋

    读音:lín bū

    繁体字:林逋

    英语:Lin Bu

    详细释义:人名。(公元967~1028)字君复,北宋钱塘人。性恬淡好古,擅长行书,好作诗,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以植梅养鹤为

  • 月影

    读音:yuè yǐng

    繁体字:月影

    意思:
     1.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
      ▶《三辅黄图•池沼》:“影蛾池,武帝凿池以翫月,其旁起望鹄臺,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蛾池,亦曰眺蟾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