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龙塘久别乘月再到奉呈同社一首》 青山识面争迎櫂,白鹭知心不避船。

青山识面争迎櫂,白鹭知心不避船。

意思:青山相识争着接船,白鹭知道心不避让船。

出自作者[宋]王阮的《龙塘久别乘月再到奉呈同社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龙塘畴昔擅云烟,破月重来倍爽然》是一首描绘龙塘美景的诗,通过对龙塘的云烟、月色、山川、白鹭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龙塘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龙塘畴昔擅云烟,破月重来倍爽然”,诗人通过描述龙塘昔日的云烟美景和如今再次来访的欣喜之情,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颔联“浮玉北堂三万顷,扁舟西子二千年”,诗人以“浮玉北堂”和“西子”两个典故,将龙塘比作古代的美人,表达了龙塘的美丽和历史的厚重感。颈联“青山识面争迎櫂,白鹭知心不避船”,诗人通过描绘青山迎接船只、白鹭不避船只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龙塘的自然之美和宁静祥和的气氛。尾联“华发翛翛更何往,一茅终在此桥边”,诗人以自己年老归隐的境况,表达了对龙塘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淡然处世的哲学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淡然处世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塘畴昔擅云烟,破月重来倍爽然。
浮玉北堂三万顷,扁舟西子二千年。
青山识面争迎櫂,白鹭知心不避船。
华发翛翛更何往,一茅终在此桥边。

关键词解释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不避

    读音:bù bì

    繁体字:不避

    英语:make light of

    意思:
     1.不回避。
      ▶《荀子•正论》:“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史记•项羽本纪》:“臣死且不避

  • 白鹭

    读音:bái lù

    繁体字:白鷺

    短语:鹭鸶 鹭

    英语:egret

    详细释义:动物名。鸟纲鹳鹭目。羽毛纯白,只有嘴与脚呈黑色,夏季头顶处生纯白色长毛。以水中的

  • 识面

    读音:shí miàn

    繁体字:識麵

    意思:(识面,识面)

     1.相见。
      ▶唐·韩愈《答张彻》诗:“首叙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宋·陆游《赠应秀才》诗:“辱君雪里来叩门,自说辛勤求识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