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
意思:仍然可怜拖地天,正是带着花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是一首对植物的生动描绘,通过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首联“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植物的枝干和根茎,从未受到任何损伤,也从未被移走,展示了植物强大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特性。这两句诗也暗示了生命的自然状态,即生命应该是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不受外界干扰和破坏。
颔联“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同一类植物中,其他植物都蓬勃生长,而有一株植物却突然独自枯萎,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这也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把握当下。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通过对植物凋零过程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诗人描绘了凋零前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这两句诗描绘了凋零后的景象,展示了生命的美丽和坚韧。
最后两句“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诗人对生命的自然规律进行了总结。无论厚薄,草木都会自然地繁荣和衰败。这是自然的法则,无法改变。而春风的到来只是引发了生命的更替,并非导致生命衰败的原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植物生长和凋零过程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把握当下,同时也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