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四首》 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

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

意思:舆论姑驱逐,宽恕恩典不放逐。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再和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对奸邪,倡导清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奸邪之徒比作噬人的巨虺、害物的猫,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他们的恶行。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些清官和谏臣,如张禹、褚渊等,赞扬他们的谏言为国为民,展现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 首句“噬人侔虺毒,害物比猫柔”中,诗人将那些奸邪之徒比作噬人的巨虺和害物的猫,形容他们的行为如同毒蛇和恶猫,极其恶毒和有害。这样的比喻既揭示了他们的本质,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行为的深恶痛绝。 “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清廉之士的赞扬和对奸邪之徒的谴责。诗人认为应该严惩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奸邪之徒,同时也要对那些有德有才的清廉之士给予宽大和信任。 “剑诛张禹佞,扇障褚渊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廉之士的赞扬和对奸邪之徒的谴责。诗人将张禹比作剑,诛除佞臣,将褚渊比作扇障者,斥责他们阻碍国家的发展。 最后,“谏笔非私忿,惓惓为国谋”表达了诗人对谏臣的敬仰和对他们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的赞美。诗人认为谏言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样的精神值得赞扬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奸邪之徒的谴责和对清廉之士的赞扬,展现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性,也具有艺术上的美感和感染力,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噬人侔虺毒,害物比猫柔。
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
剑诛张禹佞,扇障褚渊羞。
谏笔非私忿,惓惓为国谋。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清议

    读音:qīng yì

    繁体字:清議

    英语:just comment

    意思:(清议,清议)
    对时政的议论;社会舆论。
      ▶《艺文类聚》卷二二引三国·魏·曹羲《至公论》:“厉清议以督俗,明是

  • 放流

    读音:fàng liú

    繁体字:放流

    意思:
     1.流放,放逐。
      ▶《礼记•大学》:“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郑玄注:“放去恶人媢嫉之类者,独仁人能之,如舜放四罪而天下咸服。”

  • 驱逐

    读音:qū zhú

    繁体字:驅逐

    短语:轰 撵 赶 逐

    英语:banishment

    意思:(驱逐,驱逐)

     1.策马驰逐。
      ▶《史记•孟子荀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