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北口》 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生平。

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生平。

意思:都护近来长不协调,年年烽火报答平生。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古北口》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乱山入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通过对山川形势、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中描述了险恶的山川形势和艰难的行军路线。“乱山入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行军的艰难。山峰重叠,戟峰如林,城池孤悬,前行之路如同一条细线,人们争先恐后地在险峻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暗示了行军者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诗中通过对地理形势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这两句诗描绘了东西南北的地理形势,暗示了国家的安危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云开”二字也寓示了诗人对和平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希望。 接着,“新图已入三关志”表明诗人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三关”指的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关外的要塞,诗人表达了对收复这些失地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最后,“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生平”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都护近来长不调”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都护的治理不力,“烽火”则象征着战争的威胁和国家的动荡。而“报生平”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乱山入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
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
新图已入三关志,往事休论十路兵。
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生平。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都护

    读音:dū hù

    繁体字:都護

    英语:title of the highest administrative commanding officer in border area

    意思:(都护,都护)

  • 烽火

    读音:fēng huǒ

    繁体字:烽火

    短语:乱 仗 战祸 战争 战乱 战 战事 干戈 兵戈 刀兵

    英语:signal fire

    意思:
     1.古时边防报

  • 生平

    读音:shēng píng

    繁体字:生平

    短语:百年 一世 终身 终生 辈子 一辈子

    英语:all one\'s life

    意思:
     1.素来;有生以来。

  • 近来

    读音:jìn lái

    繁体字:近來

    短语:不久前 新近 近期 以来

    英语:lately

    意思:(近来,近来)
    指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唐·柳浑《

  • 调年

    读音:diào nián

    繁体字:調年

    意思:(调年,调年)
    谓四季风雨调匀。
      ▶南朝·梁简文帝《菩提树颂》:“百神嗟仰,千佛称传。荣光动照,玉烛调年。”参见“玉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