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伤春》 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怅山头路。

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怅山头路。

意思:春去春来怎么会知道,现在人看花古人墓,让人惆怅山头路。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伤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两河春草海水清》是一首描绘战争和死亡主题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哀。 首先,诗中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城市被破坏的景象。“两河春草海水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这里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因为“海水清”可能意味着战火已经烧到了这个地方。接下来的“十年征战城郭腥”更是直接描绘了战争对城市的破坏,城市已经变得腥臭不堪。 然后,诗中描绘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乱兵杀儿将女去”描绘了战争中士兵们残忍的行为,他们甚至杀掉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这种行为令人痛心。接下来的“二月三月花冥冥”则描绘了战争后的城市景象,二月三月本是花开的季节,但这里却是一片阴暗,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 接着,诗中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千里无人旋风起”描述了战后的荒凉和无人之地,只有旋风在肆虐。而“莺啼燕语荒城里”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荒凉,原本应该充满生机的春天,却只有鸟儿的啼叫和寂静的城市。 最后,“春色不拣墓傍株,红颜皓色逐春去”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的哀叹。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春天依然如期而至,但那些死去的人和他们的亲人却再也无法享受这份春色。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哀,使人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珍爱生命。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战城郭腥。
乱兵杀儿将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
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
春色不拣墓傍株,红颜皓色逐春去。
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怅山头路。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今人

    引用解释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读音:jīn rén

    反义词:古人

  • 山头

    读音:shān tóu

    繁体字:山頭

    英语:(n) mountain top

    意思:(山头,山头)

     1.山的上部;山顶。
      ▶宋·陈与义《岸帻》诗:“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那得

    读音:nà de

    繁体字:那得

    意思:怎得;怎会;怎能。
      ▶《三国志•魏志•曹洪传》“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唐·钱起《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诗:“

  • 令人

    读音:lìng rén

    繁体字:令人

    英语:reader

    意思:
     1.品德美好的人。
      ▶《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郑玄笺:“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