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秋后题》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意思:平时独来独往希望,惆怅年半百。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立秋后题》

全文赏析

此乾元二年立秋次日所作。【鹤注】《唐书》本传: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弃官客秦州。此诗盖欲弃官时作。

  日月不相饶①,节序昨夜隔②。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平生独往愿③,惆怅年半百④。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前四秋后之景,后四所题之意。【卢注】秋燕公自喻,言将去华,如燕离巢,故云如客。【鹤注】是年公四十八,今云半百,举成数而言也。)

  ①鲍照诗:“日月流迈不相饶。”②江淹诗:“凄凄节序高。”③《庄子》:“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地、细万物而独往也。”④《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王嗣奭曰:张綖谓公诗“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又诗“往与惠询辈,中年沧洲期”,皆生平独往之愿也。余谓此诗,乃公转念以后一味有高蹈志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独往

    读音:dú wǎng

    繁体字:獨往

    意思:(独往,独往)

     1.犹言孤往独来。谓超脱万物,独行己志。
      ▶三国·魏·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之十七:“含道独往,弃智遗身。”
      ▶《文选•江淹<杂体

  • 半百

    读音:bàn bǎi

    繁体字:半百

    英语:fifty

    意思:五十。多用于年龄。
      ▶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红楼梦》第一回:“年过半百,膝下无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