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谒金门 闻雁》 凤烛影分寒悄。

凤烛影分寒悄。

意思:凤烛影分寒冷寂静。

出自作者[清]徐灿的《谒金门 闻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思愁和孤独。 首句“愁渺渺。禁得者番秋老”,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一种深深的愁绪和无奈。这里的“者番”和“秋老”都是时间的象征,表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句诗给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助的感觉,仿佛诗人正独自面对着秋夜的寂寥和冷清。 “云外南鸿音均好。羡它归甚早”,鸿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用来象征离别和相思。这里诗人以南鸿象征远方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深深思念。诗人羡慕南鸿早早归来,表达出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 “锦帐带香风袅。凤烛影分寒悄。”这两句描绘了夫妻团聚的温馨场景,但诗人却以“分”和“寒悄”来形容凤烛的影子,暗示出夫妻之间的情感疏离或冷落。这里的“锦帐”、“凤烛”等意象都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表达出诗人对传统婚姻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几点漏催天未晓。一庭星月皎”,诗人再次回到秋夜的寂寥,但这次更多的是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漏催天未晓”表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漫长,“星月皎”则描绘出夜空的寂静和美丽,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诗人的孤独和愁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各种意象和情境,表达出深深的思愁和孤独。诗人通过对传统意象和情境的运用,使得这首诗既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强烈的情感表达,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愁渺渺。
禁得者番秋老。
云外南鸿音均好。
羡它归甚早。
锦帐带香风袅。
凤烛影分寒悄。
几点漏催天未晓。
一庭星月皎。
作者介绍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

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

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关键词解释

  • 烛影

    读音:zhú yǐng

    繁体字:燭影

    意思:(烛影,烛影)

     1.灯烛的光亮。
      ▶唐·杜甫《夜》诗:“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宋史•镇王竑传》:“未几,遥见烛影中一人已在御坐。”

  • 凤烛

    读音:fèng zhú

    繁体字:鳳燭

    意思:(凤烛,凤烛)

     1.做成彩凤形的灯。因其点烛,故称。
      ▶宋·俞文豹《清夜录》:“宣和七年,预借元霄。时有嚯词云……都门龙灯凤烛相照,只听得教坊杂剧欢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