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前司封苏郎中喜严常侍萧给事见访惊斑鬓》 东观诗成号良史,中台官罢揖高名。

东观诗成号良史,中台官罢揖高名。

意思:东观诗成称为良史,中台官罢揖盛名。

出自作者[唐]姚合的《奉和前司封苏郎中喜严常侍萧给事见访惊斑鬓》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和敬仰,通过对诗人形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绕鬓沧浪有几茎,珥貂相问夕郎惊。”描绘了诗人的外貌和地位。诗人鬓角的白发如同沧浪一般,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而“珥貂”则是指官员的帽子上装饰的貂尾,暗示了诗人的高官厚禄。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形象和地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颔联“只因为是酒微微变,不是因年渐渐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官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微变”和“渐渐生”都暗示了白发的原因是因为饮酒过量,而非年龄的增长。这种解释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官的赞赏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看法,即适度饮酒可以延缓衰老,保持年轻。 颈联“东观诗成号良史,中台官罢揖高名。”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才华和品德。这里“东观”指的是汉朝的东观宫,是皇家图书馆和诗文创作的地方,“号良史”则是对诗人诗歌才华的赞美。而“中台官罢”则暗示了诗人曾经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但现在已经退休,但他的高名仍然存在。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官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诗人才华和品德的赞美。 尾联“即提彩笔裁天诏,谁得吟诗自在行。”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官的期待和祝愿。这里“裁天诏”指的是创作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和祝愿,希望这位高官能够继续创作诗歌,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高官的祝愿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形象的生动描绘和对他的才华和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适度饮酒可以延缓衰老的看法,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绕鬓沧浪有几茎,珥貂相问夕郎惊。
只应为酒微微变,不是因年渐渐生。
东观诗成号良史,中台官罢揖高名。
即提彩笔裁天诏,谁得吟诗自在行。

关键词解释

  • 高名

    (1).盛名,名声大。《韩非子·十过》:“过而不听於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沉士尊 《过李白墓》诗:“千古高名在,青山片碣留。” 清 吴伟
  • 中台

    读音:zhōng tái

    繁体字:中檯

    意思:(参见中臺)

     1.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白居易《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

  • 东观

    读音:dōng guān

    繁体字:東觀

    英语:Dongguan

    意思:(东观,东观)

     1.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
      ▶明帝诏班固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

  • 台官

    读音:tái guān

    繁体字:檯官

    解释:1.汉时尚书台长官的统称。 2.唐宋御史台长官的统称。 3.泛指朝廷公卿。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