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

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

意思:婆娑绿阴树,长满青苔斑驳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今朝餐又饱,烂熳移时睡。》,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作者昨晚饮酒过量,连宵嵬峨醉卧,今早又饱餐一顿,懒散地睡了一段时间后的悠闲生活。 诗中描绘了作者起床后的日常生活,先是随意地绕着池塘散步,偶然发现了一些被忽视的景致。在绿阴树下婆娑,青苔地上斑驳,这是他放置绳床的地方,旁边还摆放着洗茶器的器具。接着,他看到了洁白的瓷碗和炉炭正炽热的红炉,以及煮好的茶汤在碗中翻滚,泡沫散发着麴尘的香气,茶叶在水中如花般浮动。 诗中描述的茶汤色泽美丽,喝下后余香满口,表达了作者对茶的喜爱。同时,诗中也借此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诗中没有提及他人,因此可以推断出作者是在自我调侃,自嘲自己的饮酒过量和懒散生活。 这首诗的优点在于它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悠闲自在生活的满足和享受。通过描绘茶汤的美味和作者对它的喜爱,诗中也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流畅,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亲切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
今朝餐又饱,烂熳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
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
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
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
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青苔

    读音:qīng tái

    繁体字:青苔

    英语:lichen

    意思:苔藓。
      ▶《淮南子•泰族训》:“穷谷之污,生以青苔。”
      ▶高诱注:“青苔,水垢也。”
      ▶南朝·梁·江淹《

  • 婆娑

    读音:pó suō

    繁体字:婆娑

    英语:dancing

    意思:亦作“媻娑”。
     
     1.舞貌。
      ▶《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毛传:“婆娑,

  • 斑驳

    读音:bān bó

    繁体字:斑駁

    英语:mottled

    意思:(斑驳,斑驳)
    亦作“斑駮”。
     
     1.色彩错杂貌。
      ▶南朝·梁·江淹《青苔赋》:“遂能崎屈上生,斑驳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