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端嘉杂诗二十首》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

意思:不到出生前被俘虏逃跑,被公公临终愤怒堂堂。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端嘉杂诗二十首》

全文赏析

没问题,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不及生前见虏亡》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诗,是他临终前在病床上为抗金复国、收复失地而热血沸腾,慷慨悲壮而作的。 首句“不及生前见虏亡”,诗人以遗憾的心情发此慨叹。他何以有如此憾情呢?原来这是他失去了亲眼看到敌寇败亡、收复失土的时机而感到遗憾。他生于北宋灭亡的前一年,长于南宋抗金的最前线,目睹了金统治者对人民残害和压迫,也看到了宋军与金统治者的血腥屠杀和残酷镇压,他为祖国的山河破碎而悲愤,为民族的前途茫茫而忧虑。他多次主张抗战,并为此而奋斗。然而,由于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南宋小朝廷的屈膝求和,使诗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后,他不得不发出“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放翁易箦愤堂堂”一句,诗人以悲愤的心情记述了自己临终前的心境。“易箦”,即将换上新的床席,“堂堂”,犹言正大刚直的样子。这里说“愤堂堂”,是为了突出自己至死仍不失爱国、救国的大节。 “遥知小陆羞时荐”,小陆指陆子骏。荐,这里指荐席,古代一种席子。古代风俗,人将死时以苇席裹身,死后入殓时再用棺木。陆游在病床上想象陆子骏听到他的死讯时感到羞愧,不肯向他荐席。这正表明了陆游对爱国事业的耿耿耿忠心和临终前的悲愤心情。“羞时荐”的“羞”字用得极好,它把陆游对爱国志士的怀念之情具体地表达出来了。 “定告王师入洛阳”这句是诗人的遗言。他预料到南宋朝廷即使不派遣援军来救,也一定会调遣大军直捣黄龙府,收复故都洛阳。这表明了诗人虽然病势垂危,但收复失地的壮志仍坚定不移。 这首诗感情悲壮,气韵生动,正如陆游其他许多爱国诗篇一样,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激情;在艺术上多有独到处,诸如比兴、象征、暗示等手法运用自如,更使诗篇显得含蓄委婉、曲折动人。 总的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这首诗是陆游一生的抗金复国志愿的形象写照。诗人以遗憾的心情记述自己临终前的心境,表现出至死仍不失爱国、救国的大节,预料到即使不派遣援军来救也一定会调遣大军直捣黄龙府,收复故都洛阳。整首诗感情悲壮,气韵生动,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激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
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堂堂

    读音:táng táng

    繁体字:堂堂

    英语:kinglike

    意思:
     1.形容盛大。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文

  • 生前

    读音:shēng qián

    繁体字:生前

    短语:很早以前

    英语:(n) period of time during one\'s life; while living

    意思:指死

  • 不及

    读音:bù jí

    繁体字:不及

    短语:不迭 来不及 措手不及

    英语:not as good as

    意思:
     1.赶不上;来不及。
      ▶《易•小过》:“过其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