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张元吉》 时平持论易,世否见才难。

时平持论易,世否见才难。

意思:这时平定论点容易,人们是否看到才难。

出自作者[宋]李春叟的《哭张元吉》

全文赏析

《哭张元吉》是宋代诗人李春叟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 况复三巴外,仍逢万里行。 桐花新雨气,梨叶晚春晴。 到海知何日,风波从此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张元吉分别的情景。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表明诗人与张元吉已有十年的交情,两人常常长途跋涉,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当分别的时刻来临,诗人仍然无法忍受离别的痛苦。 第二句“况复三巴外,仍逢万里行”进一步描述了两人分别时的情景。三巴是指古代四川地区,这里代指远方。诗人说,即使我们身处遥远的三巴之外,仍然要面临万里之遥的旅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第三句“桐花新雨气,梨叶晚春晴”描绘了当时的季节和天气。桐花盛开,新雨滋润大地;梨树叶子翠绿,晚春阳光明媚。这两句话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最后一句“到海知何日,风波从此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诗人说,谁知道我们何时才能到达海边?从此以后,我们将面临着无尽的风波和危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命运的忧虑和牵挂。 总之,《哭张元吉》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感情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时平持论易,世否见才难。
孤柱支颠厦,危船上急滩。

关键词解释

  • 时平

    读音:shí píng

    繁体字:時平

    意思:(时平,时平)
    时世承平。
      ▶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谧时平,鹓鹭咸修其文德。”
      ▶宋·刘克庄《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

  • 持论

    读音:chí lùn

    繁体字:持論

    英语:express a view

    意思:(持论,持论)
    立论,提出主张。
      ▶《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
      ▶

  • 易世

    读音:yì shì

    繁体字:易世

    意思:
     1.互换时代。
      ▶三国·魏·曹丕《周成汉昭论》:“使夫昭·成均年而立,易世而化,贸臣而治,换乐而歌,则汉不独少,周不独多也。”
     
     2.改朝换代。

  • 才难

    读音:cái nán

    繁体字:才難

    意思:(才难,才难)

     1.谓人才难得。
      ▶《论语•泰伯》:“才难,不其然乎?”晋·葛洪《抱朴子•尚博》:“古人叹息于才难,故谓百世为随踵,不以璞非崑山而弃耀夜之宝,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