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河北转运使陈修撰学士》 边城预自足,宁待临事谕。

边城预自足,宁待临事谕。

意思:边城参与自我满足,宁等临事告诉。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河北转运使陈修撰学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财政状况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中描绘了军队驻扎所需的粮食,以及由于战争和赋税的影响,百姓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 首段中,诗人表达了对军队粮食供给的担忧,同时也对国家财政状况进行了反思。他希望国家能够重视民生问题,不要只关注表面的华丽和奢侈,而要真正关心百姓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段中,诗人通过描述古时兴师动众的情景,以及当今调饷与往昔不同的情况,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和赋税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诗人呼吁有识之士为国家出谋划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改善民生、稳定国家财政。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关注和担忧。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对国家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隍多宿兵,兵食固所须。
幸时不战斗,畜养安可无。
古兴十万师,七十万家辍耕锄。
今来岁调饷,且与往昔殊。
不使民转挽,但使民归租。
急缓实塞下,商贾以利趋。
关西河东亦如此,军食虽足民实虚。
公乎抱长才,当有所画谟,应不贷内府,重锦象牙明月珠。
边城预自足,宁待临事谕。
莫令汉庭臣,独言桑大夫。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临事

    读音:lín shì

    繁体字:臨事

    意思:(临事,临事)

     1.谓遇事或处事。
      ▶《晏子春秋•杂下十二》:“临事守职,不胜其任,则过之。”
      ▶《汉书•隽不疑传赞》:“隽不疑学以从政,临事不惑,

  • 自足

    读音:zì zú

    繁体字:自足

    英语:self-sufficiency

    意思:
     1.自满。
      ▶晋·陆机《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明·宋濂《燕书》之九:

  • 边城

    读音:biān chéng

    繁体字:邊城

    意思:(边城,边城)

     1.指靠近国界的城市。
      ▶《管子•度地》:“当冬三月,天地闭藏,暑雨止,大寒起,万物实然,利以填塞空郄,缮边城,涂郭术。”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