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雷阳书事》 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意思:骆越风俗不同,有病都不吃药。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雷阳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了骆越地区的民俗风情,展现了当地人对医疗和祭祀的重视,以及祭祀仪式中的弦歌和酒宴。 首句“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描绘了骆越地区的独特风俗,这里的人们无论生病与否,都不会轻易用药。这种观念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观念。 “束带趋祀房,用史巫纷若”描绘了祭祀的场景,人们穿戴整齐,向神灵祈求保佑,同时借助巫医的活动,表现出骆越人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弦歌荐茧栗,奴士洽觞酌”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弦歌和酒宴,人们献上丰收的果实和酒水,享受着祭祀的欢乐。这体现了骆越人的团结和和谐,也展示了他们的生活乐趣。 “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描绘了祭祀后的场景,尽管有人还在痛苦呻吟,但人们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并选择了“鸡骨灼”这样的治疗方法。这体现了骆越人的坚韧和乐观,也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骆越地区的民俗风情,展现了当地人对生命、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赖,以及他们在困难面前的坚韧和乐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骆越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赞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束带趋祀房,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奴士洽觞酌。
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骆越

    读音:luò yuè

    繁体字:駱越

    意思:(骆越,骆越)
    古种族名。居于今云南、贵州、广西之间。
      ▶《汉书•贾捐之传》:“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
      ▶宋·秦观《雷阳书事》诗:“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 风俗

    读音:fēng sú

    繁体字:風俗

    短语:风土 俗 人情 传统 风 遗俗

    英语:custom

    意思:(风俗,风俗)

     1.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

  • 勿药

    引用解释

    1.不服药。《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孔颖达 疏:“疾当自损,勿须药疗而有喜也。” 唐 韦应物 《酬张协律》诗:“观文心未衰,勿药疾当痊。”

    2.指病愈。《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两阻。”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浩然养灵根,勿药有神助。” 明 孙梅锡 《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