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 拥林愁拂尽,著砌恐行频。

拥林愁拂尽,著砌恐行频。

意思:拥有林愁拂尽,上砌恐怕行多次。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通过对旭日、寒空、霜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旭日初升的景象,晴空如洗,阳光照亮了大地,使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也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其次,诗中还描绘了寒空的景象,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清冷而肃杀。霜冻的景物也让人感到寒冷和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沉寂之中。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一些细节,如墙上的粉被完全剥落,井水逐渐消融了冰块,刻兽摧盐虎等,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到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类社会的思考。诗人认为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应该感恩自然,珍惜自然,同时也应该保护自然,让自然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让人感到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
绕墙全剥粉,傍井渐消银。
刻兽摧盐虎,为山倒玉人。
珠还犹照魏,璧碎尚留秦。
落日惊侵昼,余光误惜春。
檐冰滴鹅管,屋瓦镂鱼鳞。
岭霁岚光坼,松暄翠粒新。
拥林愁拂尽,著砌恐行频。
焦寝忻无患,梁园去有因。
莫能知帝力,空此荷平均。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行频

    读音:háng pín

    词语解释

    ⒈  又称“行扫描频率”。电子束每秒钟在水平方向扫描的次数。频率愈高,图像的清晰度也愈高。按中国电视标准,行频为15625赫,即每秒钟扫描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五行,扫一行的时间为64微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