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溪堰滩》 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

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

意思:忽然像亚父撞玉杯,又像仲尼发出象环。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南溪堰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活泼,寓意深远的诗。诗人通过对溪流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借景抒怀,展现了自己的性格和志向。 首句“为爱溪流箭样湍,戏抛乱石障清澜”,诗人热爱溪流湍急奔腾的样子,戏抛乱石试图阻挡清澜。一个“箭样湍”生动地描绘出溪流的疾速奔腾,充满活力。诗人用“戏抛乱石”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与参与,展现出一份无畏和冒险的精神。 接下来,“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诗人用两个典故进一步描绘了溪流的动态美。亚父撞玉斗形容溪流撞击石壁的壮观景象,仲尼鸣象环则形容溪流声如洪钟大吕,震耳欲聋。这两个比喻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展示了诗人的博学多才。 然后,“整北移南教尽怒,从朝至午不知还”,此处诗人以溪流的怒涛汹涌,从早到晚不知疲倦,比喻自己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不屈不挠,充满斗志。 最后,“便饶灩澦三巴峡,也当龙门八节滩”,诗人用灩澦三巴峡和龙门八节滩这两个艰险的地貌来形容溪流的艰难险阻,但即便如此,溪流仍然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无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溪流的美景,同时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豪情壮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爱溪流箭样湍,戏抛乱石障清澜。
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
整北移南教尽怒,从朝至午不知还。
便饶灩澦三巴峡,也当龙门八节滩。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仲尼

    读音:zhòng ní

    繁体字:仲尼

    意思:孔子的字。
      ▶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
      ▶《庄子•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
      ▶《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 象环

    读音:xiàng huán

    繁体字:象環

    意思:(象环,象环)

     1.象牙环。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孔颖达疏:“佩象环者,象牙有文理,言己有文章也;而为环者,示己

  • 玉斗

    读音:yù dǒu

    繁体字:玉鬥

    意思:
     1.玉制的酒器。
      ▶《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南朝·梁简文帝《七励》:“酌玉斗之英丽,照银杯之轻蚁。”

  • 亚父

    读音:yà fù

    繁体字:亞父

    英语:under father

    意思:(亚父,亚父)

     1.谓仅次于父。表示尊敬的称唿。
      ▶《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南向坐。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