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

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

意思:背着书当日离开,鸣玉此时回家。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铜梁道上长途跋涉后,终于荣耀归来的场景。整首诗充满了欢快的气氛,表达了对家乡和胜利的喜悦。 首联“迢递铜梁道,凝严青锁闱”描绘了铜梁道的遥远和艰险,以及青锁闱的庄重肃穆。这一联通过对道路和门户的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庄重的基础。 颔联“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则表现了诗人当日离家,如今载誉归来的情景。这里的“鸣玉”一词,既表现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也寓意着诗人的胜利和荣耀。 颈联“乡树迎朱毂,江花照锦衣”则以家乡的树木和江水迎接诗人归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荣耀和家乡的喜悦。这里的“朱毂”和“锦衣”都是对诗人荣耀归来的直接描绘。 尾联“临邛不足并,荣耀古今稀”则以临邛的不足为比,进一步衬托了诗人的荣耀之盛。这里的“古今稀”一词,表达了诗人的成就和荣耀是前所未有的。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荣耀归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胜利的喜悦。同时,也通过对道路、门户、树木、江水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家乡的美丽和喜悦。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欢快气氛的好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迢递铜梁道,凝严青锁闱。
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
乡树迎朱毂,江花照锦衣。
临邛不足并,荣耀古今稀。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鸣玉

    读音:míng yù

    繁体字:鳴玉

    意思:(鸣玉,鸣玉)

     1.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
      ▶赵简子鸣玉以相。”
      ▶韦

  • 当日

    读音:dāng rì

    繁体字:噹日

    英语:same day; that very day

    意思:(当日,当日)
    I

     1.值日。亦指值日的人。
       ▶《国语•晋语九》:

  • 此时

    读音:cǐ shí

    繁体字:此時

    英语:now

    意思:(此时,此时)
    这时候。
      ▶《后汉书•刘玄传》:“﹝韩夫人﹞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唐·白居易《琵琶记》:“别

  • 负书

    读音:fù shū

    繁体字:負書

    意思:(负书,负书)

     1.背负书籍。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
      ▶《南史•文学传•刘勰》:“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