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月夕》 晓风吹不尽,江上落残梅。

晓风吹不尽,江上落残梅。

意思:知道风吹不尽,江上落残梅。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月夕》

全文赏析

《霜月夜裴回,楼中羌笛催。晓风吹不尽,江上落残梅》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描绘了霜月夜的景象和江上的落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霜月夜裴回”描绘了夜晚霜华闪烁的景象,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之上,给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感觉。这句诗运用了叠词“裴回”,这个词有徘徊、流转之意,形象地描绘了霜月夜的景色。 “楼中羌笛催”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楼阁,羌笛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句诗中的“催”字,表达了羌笛在催促夜的更迭,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和不安。 “晓风吹不尽”一句,诗人通过描绘晨风拂过江面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江面的宁静。然而,“不尽”二字又表达了风虽能吹走许多事物,却吹不走心中的愁绪和思念。 最后,“江上落残梅”作为结尾,描绘了江边的梅花已经凋落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感觉。这句诗与前文相呼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霜月夜的景象和江上的落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忧愁。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将情感与景色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月夜裴回,楼中羌笛催。
晓风吹不尽,江上落残梅。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不尽

    读音:bù jìn

    繁体字:不儘

    英语:not to the utmost

    意思:(不尽,不尽)

     1.未完;无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 上落

    读音:shàng luò

    繁体字:上落

    意思:
     1.责难;数落。
      ▶《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几曾见咱家小大姐面儿来,万物也要个真实,你老人家就上落我起来。”
      ▶《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狄婆子道:‘

  • 残梅

    读音:cán méi

    繁体字:殘梅

    意思:(残梅,残梅)
    凋零的梅花。
      ▶唐·张籍《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诗:“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
      ▶明·杨慎《峡中》诗:“开篷试看江头路,树树残梅照绿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