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秋潮》 踏浪群儿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

踏浪群儿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

意思:踏着浪小孩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

出自作者[宋]徐集孙的《观秋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季长江潮汐的美丽诗篇,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赞叹。 首句“八月西风嘘沆瀣,长江协候肆澎湃”便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描绘了秋风习习,长江潮涌的景象。其中,“八月西风”点明了季节,“嘘沆瀣”则描绘了秋风轻拂、清冷湿润的氛围。“长江协候”则巧妙地描绘了长江与潮汐的相互呼应,澎湃激荡。 “钱塘王气天所钟,非为子胥逞灵怪”两句,诗人借用了钱塘江的历史,赋予了这首诗更深的内涵。钱塘江在古代曾是吴越争霸的地方,这里的“王气”既有历史之意,也有江水的壮丽之意。而“非为子胥逞灵怪”则表达了对江神的敬畏之情。 “海门三山缥缈青,双练夹岸奔雷霆”两句,诗人描绘了海门的山峦隐约、江水奔腾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长江的壮丽。 “踏浪群儿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两句描绘了孩子们在浪涛中嬉戏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无畏。 最后,“独有骚翁看不足,吟到夜月扬清辉”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喜爱,他沉醉于这美丽的景色之中,无法自拔,甚至在夜晚月亮照耀下,依然吟咏着清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季长江潮汐的美丽诗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起来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月西风嘘沆瀣,长江协候肆澎湃。
钱塘王气天所钟,非为子胥逞灵怪。
海门三山缥缈青,双练夹岸奔雷霆。
蛟龙鼋鼍匿形影,银涛雪浪翻沧溟。
踏浪群儿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
须臾潋滟潮信平,荡漾渔舟千万点。
天低暮霭袭人衣,游子兴尽各云归。
独有骚翁看不足,吟到夜月扬清辉。

关键词解释

  • 波心

    读音:bō xīn

    繁体字:波心

    意思:水中央。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一塔屹于波心。”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

  • 踏浪

    引用解释

    踩踏波浪;浮跃水面。多形容游水技术高超。 唐 顾况 《露青竹杖歌》:“ 曲江 昆明 洗刷牵,四蹄踏浪头枿天。”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市井弄水者 憎儿 、 留住 等凡百餘人,皆手持十幅綵旗,踏浪争雄,直至 海门 迎潮。”《续小五义》第一一○回:“﹝ 蒋平 等﹞五位分波踏浪,踩水直奔正西。”

    <

  • 群儿

    读音:qún ér

    繁体字:群兒

    意思:(群儿,群儿)
    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
      ▶《汉书•霍光传》:“武帝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时卫尉王莽子男忽侍中,扬语曰:‘帝(病)﹝崩﹞,忽常

  • 闪闪

    读音:shǎn shǎn

    繁体字:閃閃

    英语:sparkle; glisten; glitter

    意思:(闪闪,闪闪)

     1.光亮四射;闪烁不定。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