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人情》 早晚抽簪江海去,笑将风月扁舟。

早晚抽簪江海去,笑将风月扁舟。

意思:早晚抽插江海去,风月笑着将小舟。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人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虚伪和浮华,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愿望。 首联“人情当面蔽山丘,谁可论心向白头”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人们常常当面掩饰真心,难以白头偕老。这种刻画生动形象,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虚伪和脆弱。 颔联“天禄阁非真学士,玉麟符是假诸侯”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虚华。天禄阁和玉麟符都是权力的象征,但诗人却指出它们并不代表真正的学问和诸侯的地位。这种对比鲜明,突显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名利的淡泊。 颈联“诗书落落成孤论,耕钓依依忆旧游”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朴素生活的向往。他倾向于诗书耕钓的生活,怀念旧时的游乐。这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尾联“早晚抽簪江海去,笑将风月扁舟”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归隐的决心。他渴望早晚离开官场,笑着驾着扁舟在江海中自由飘荡。这种描绘生动,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愿望,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情当面蔽山丘,谁可论心向白头。
天禄阁非真学士,玉麟符是假诸侯。
诗书落落成孤论,耕钓依依忆旧游。
早晚抽簪江海去,笑将风月扁舟。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 江海

    读音:jiāng hǎi

    繁体字:江海

    意思:
     1.江和海。
      ▶《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岑参《送张

  • 风月

    读音:fēng yuè

    繁体字:風月

    英语:wind and moon-scene

    意思:(风月,风月)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

  • 早晚

    读音:zǎo wǎn

    繁体字:早晚

    英语:morning and evening

    意思:
     1.早晨和晚上。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 抽簪

    读音:chōu zān

    繁体字:抽簪

    意思: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髮整冠,用簪连冠于髮,故称引退为“抽簪”。
      ▶《文选•沈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
      ▶李善注引钟会《遗荣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