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 绿发郎潜不记年,却寻丹竈味灵篇。

绿发郎潜不记年,却寻丹竈味灵篇。

意思:绿发郎署不记年,却寻丹灶味灵篇。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长生不老和隐居生活。 首联“绿发郎潜不记年,却寻丹灶味灵篇”,诗人表达了对长生的渴望和对炼丹术的热情。绿发郎是传说中的仙人,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年龄,只记得追寻炼丹的奥秘,这表现出他对长生的执着追求和对炼丹术的热爱。 “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这两句诗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场景,诗人似乎在华阴学得如雾一般的隐身术,在彭泽弹琴不需要琴弦,这表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晓案祇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早晨只吃沆瀣之露,夜晚在溪流边弹琴,表现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诗人表达了他愿意在金门做官以隐藏自己的意愿,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得到长生不老的仙药,以便成为地仙。这两句诗再次强调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和追求,表达了他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充满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美妙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绿发郎潜不记年,却寻丹竈味灵篇。
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
晓案祇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
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郎潜

    读音:láng qián

    繁体字:郎潛

    意思:(郎潜,郎潜)
    汉·颜驷自文帝时为郎,歷景帝至武帝,驷已庞眉皓髮,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汉·张衡《思玄赋》:“

  • 灵篇

    读音:líng piān

    繁体字:靈篇

    意思:(灵篇,灵篇)

     1.指《河图》、《洛书》之类的呈祥显瑞的书篇。
      ▶《文选•班固<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
      ▶吕延济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