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劝》 十千一斗犹赊饮,何况官供不着钱。

十千一斗犹赊饮,何况官供不着钱。

意思:遇见一斗还赊酒,何况官员供不着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自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往昔贫困应举的生活,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苦闷。首句“忆昔羁贫应举年”直接点题,引出了诗人回忆往事的心情。次句“脱衣典酒曲江边”描绘了诗人为了饮酒,不惜脱掉衣服典当,以换取酒钱的困窘场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贫困生活。第三句“十千一斗犹赊饮”,运用数字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困境,即使是一斗酒价值十千,诗人仍然需要赊欠。最后一句“何况官供不着钱”,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诗人因为贫穷而无法得到官职,生活更加困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困境和苦闷,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羁贫应举年,脱衣典酒曲江边。
十千一斗犹赊饮,何况官供不着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何况

    读音:hé kuàng

    繁体字:何況

    英语:much less

    意思:(何况,何况)

     1.《后汉书•杨终传》:“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南朝·宋·

  • 十千

    读音:shí qiān

    繁体字:十千

    意思:一万。极言其多。
      ▶《诗•小雅•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朱熹集传:“十千,谓一成之田。地方十里,为九万亩,而以其万亩为公田。”此指万亩。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