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隐本非唐少室,山居真似宋徂徕。
意思:海隐本不是唐朝少室山,真像宋徂徕山居。
出自作者[明]邵宝的《谢方石先生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诗人对一位已故友人的怀念,以及对隐居山林生活的感慨。
首句“我归林下公长逝,千里诗筒望不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他已回到林下(隐居的地方)独自生活,却发现老友已经离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诗筒(一种用于传递诗信的筒)与他交流、共享生活的喜怒哀乐。这句诗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友情和时光。
“海隐本非唐少室,山居真似宋徂徕”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他原本以为友人是在海边的隐居之地,但其实是在山林中的宋徂徕(一个著名的山名)一样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羡慕,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雅歌何处声相和,野服它年手自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想象着友人在山林中唱着优雅的歌曲,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他自己也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穿着自己亲手裁制的衣服,回到山林中与友人相会。
最后一句“有石大书明祭酒,古松阴里墓门开”描绘了友人的墓地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墓碑上刻有大字“明祭酒”,暗示了友人在世时曾担任过祭酒这一重要职务。古松阴里,墓门敞开,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逝者的故事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友情和时光,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