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意思:小东西如果教授没有失去什么,尘埃还希望补充嵩丘。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於纸》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和忧虑。
首联“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描绘了粟花时节雨纷纷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作者通过“莫道如秋即是秋”表达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但并不认为秋天就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对生命过程的一种思考和感悟。
颔联“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程的感慨,感叹时光如梦,年华易逝。作者通过“一半”这个词语,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颈联“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眼存”和“心得”两个词语,强调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尾联“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表达了作者对微小事物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者通过“尘埃”和“嵩丘”两个词语,强调了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粟花时节的描绘和对人生旅程、理想追求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