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兰花慢·一春看又尽》 苍梧几时舣棹,许论文、高议仰英贤。

苍梧几时舣棹,许论文、高议仰英贤。

意思:苍梧几时把船,允许评论文章、高商议抬头贤才。

出自作者[宋]陈德武的《木兰花慢·一春看又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思归之情,以及对于山水和英贤的敬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首句“一春看又尽,问何日、是归年”,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短暂和即将过去的惋惜,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何时能够回家(“是归年”)的期待。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望五岭重关,九嶷叠翠,满目藩垣”,描绘了作者眼中的景色,五岭关隘、九嶷山的翠绿、满眼的边界,这些都是湖南地区的特色景色。这些景色既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于家乡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苍梧几时舣棹,许论文、高议仰英贤”,表达了作者对于在苍梧停留,与文人雅士论文、仰慕英贤的期待。这既表达了他对于知识的渴望,也表达了他对于英贤的敬仰之情。 “夜立残花影月,朝盼尽柳阴船”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独自站立,看着残花在月光下的影子,早晨盼望着看到柳阴下的船只。这些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天台山水世间研。天老赤城连”这两句诗以天台山水的美丽,引出了作者对于山水的研究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天老赤城的向往。 “好收拾兰庄,白云深处,咏卜居篇”表达了作者对于归乡之后的生活的期待,他希望能够收拾起家中的房产,在白云深处咏唱归乡的诗歌。 最后,“声迹今犹密迩,鸾笺莫厌频传”这两句诗再次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思念和期待,他希望和朋友保持联系,频繁地传递信件。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英贤的敬仰,对于归乡之后生活的期待,以及对于朋友的思念和友情。这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诗,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春看又尽,问何日、是归年。
望五岭重关,九嶷叠翠,满目藩垣。
苍梧几时舣棹,许论文、高议仰英贤。
夜立残花影月,朝盼尽柳阴船。
天台山水世间研。
天老赤城连。
好收拾兰庄,白云深处,咏卜居篇。
重寻旧游莺燕,恐无心、待雁夕阳边。
声迹今犹密迩,鸾笺莫厌频传。
作者介绍
陈德武(生平不详),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遗音》一卷。其《望海潮》词云:“之官路远,篙师又促旧航。”又同调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关键词解释

  • 英贤

    引用解释

    德才杰出的人。《后汉书·马严传》:“能通《左氏春秋》,因览百家羣言,遂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 唐 杜甫 《喜晴》诗:“英贤遇轗軻,远引蟠泥沙。”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袞袞生英贤。” 王闿运 《丁文诚诔》:“窃微生之逢辰,交当代之英贤。”

    读音:yīng xián<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