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夕愁不寐,草虫喧客庭。
意思:晚上睡不着觉永远愁,草虫喧客庭。
出自作者[唐]王贞白的《秋日旅怀寄右省郑拾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永夕愁不寐,草虫喧客庭。半窗分晓月,当枕落残星。鬓发游梁白,家山近越青。知音在谏省,苦调有谁听。》是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无法入眠,听到草虫的鸣叫声,感到孤独和忧虑。
首联“永夕愁不寐,草虫喧客庭。”描绘了作者在深夜的愁绪无法入睡,听到草虫的鸣叫声在庭院中回荡。通过这种生动的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虑。
颔联“半窗分晓月,当枕落残星。”描绘了作者在窗边看到月亮渐渐升起,而当枕头落下时,星星也已消失。这一联通过时间的推移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虑。
颈联“鬓发游梁白,家山近越青。”描绘了作者鬓发变白,远离家乡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思乡之情。
尾联“知音在谏省,苦调有谁听。”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苦闷,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声,但却无人能听懂。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内心的独白,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无奈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环境描写、形象的比喻和内心的独白,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无法入眠的孤独和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