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罢郡》 何尝补万分,徒自劳七尺。

何尝补万分,徒自劳七尺。

意思:什么时候补一万分,只是从劳七尺。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罢郡》

全文赏析

这首诗《自问尔何事,端然信方策。本是鉏犁人,强为簪组客。何尝补万分,徒自劳七尺。还如裴昭明,罢郡归无宅。》是一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自我剖析的诗。它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追求官职和地位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无奈。 首先,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原本是一个农夫,却为了追求权力和地位,被迫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转而成为官僚。然而,他并没有在官场上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贡献,只是徒劳地浪费自己的才华和精力。这种描述揭示了主人公对权力和地位的过度追求,使他失去了自我,成为了社会的附庸。 其次,诗中用裴昭明作为对比,暗示主人公的命运可能也是如此。裴昭明是一个因罢官而归乡的官员,他的故事在诗中象征着主人公的未来可能也会如此。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是无益的,只会带来空虚和失落。 最后,诗中的“自问”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的反思和质疑。他开始质疑自己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什么要追求那些无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东西。这种自我反思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过去的错误行为的悔恨和自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在追求权力和地位过程中的迷失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被外在的荣誉和地位所迷惑,要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问尔何事,端然信方策。
本是鉏犁人,强为簪组客。
何尝补万分,徒自劳七尺。
还如裴昭明,罢郡归无宅。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何尝

    读音:hé cháng

    繁体字:何嘗

    英语:ever so

    意思:(何尝,何尝)
    亦作“何常”。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不。
      ▶《史记•日者列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

  • 万分

    读音:wàn fēn

    繁体字:萬分

    短语:老 坏 好 不行 稀 雅 殊 生 很 那个 特别 百般 深 蛮 挺 可怜 慌 格外 杀 酷 死去活来 充分 非常 煞 异常 不胜 怪 不得了 好生

  • 七尺

    读音:qī chǐ

    繁体字:七尺

    英语:seven foot

    意思:
     1.古代指二十岁。
      ▶《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徵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