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石渡》 石琢浮屠遍水滨,兴亡岁久已成尘。

石琢浮屠遍水滨,兴亡岁久已成尘。

意思:石凿塔形遍水滨,兴亡年久已成尘。

出自作者[宋]曾极的《采石渡》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石琢浮屠遍水滨,兴亡岁久已成尘。长江静夜芦花月,莫信牵愁拨櫂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并对人生兴亡、愁绪进行思考的诗。 首句“石琢浮屠遍水滨,兴亡岁久已成尘。”描绘出一座被人工雕琢的佛塔屹立在水边,随着时间的推移,兴亡更替已经成为了尘土。这里的“石琢浮屠”象征着人类对世界的塑造,而“遍水滨”则暗示了这种塑造力量的广泛性。然而,尽管人类的活动无处不在,但岁月的流逝却无情地将一切化为尘土,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长江静夜芦花月,莫信牵愁拨櫂人。”描绘了静夜里长江、芦花和明月的美景,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象中,不要相信那些试图牵愁解忧的拨棹人。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愁苦的人间愁绪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愁绪的无能为力,凸显了人生的无奈和愁绪的普遍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兴亡、愁绪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愁绪的普遍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接受人生的不完美,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被无谓的愁绪所困扰。这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琢浮屠遍水滨,兴亡岁久已成尘。
长江静夜芦花月,莫信牵愁拨櫂人。

关键词解释

  • 水滨

    读音:shuǐ bīn

    繁体字:水濱

    英语:waterside

    意思:(水滨,水滨)
    水边。
      ▶《左传•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晋·王嘉《拾遗记•周》

  • 浮屠

    读音:fú tú

    繁体字:浮屠

    英语:stupa; pagoda

    意思:亦作“浮图”。
     
     1.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

  • 久已

    读音:jiǔ yǐ

    繁体字:久已

    意思:早就。
      ▶清·恽敬《与宋于廷书》:“迨正月垂尽,因雨霁赴江干,旌旆久已东发矣。”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原来姑娘被张金凤一席话,把他久已付之度外的一肚子事由儿,给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