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征歌四首》 鸭绿江波浑似酒,犒师何用更投醪。

鸭绿江波浑似酒,犒师何用更投醪。

意思:鸭绿江水浑似酒,搞赏军队用什么再投酒。

出自作者[明]韩上桂的《东征歌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边风萧飒海云颾,日足森森照彩旄。鸭绿江波浑似酒,犒师何用更投醪》是一首描绘边疆风貌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首句“边风萧飒海云颾”描绘了边疆的风貌和环境,风声萧瑟,云彩飘动,给人一种荒凉而辽阔的感觉。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荒凉而严峻的边疆场景。 “日足森森照彩旄”则描绘了阳光照耀下军旗飘扬的场景,阳光充足,照耀着五彩斑斓的军旗,给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光影的描绘,展现了军威的威严和战争的紧张气氛。 “鸭绿江波浑似酒”这句诗描绘了鸭绿江的水色,浑浊如酒,形象地表现了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和战争的残酷。这句诗通过视觉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一句“犒师何用更投醪”表达了诗人对战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思考。诗人认为,用犒劳战士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用投醪这种形式来表达。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战士的英勇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等多种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边疆的荒凉、庄严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战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风萧飒海云颾,日足森森照彩旄。
鸭绿江波浑似酒,犒师何用更投醪。

关键词解释

  • 鸭绿江

    解释

    鸭绿江 Yālù Jiāng

    [the Yalujian] 中朝界河 。源出吉林省东南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附近,向西南流,注入黄海。长813公里。主要支流有津江、浑江等。流域面积61800平方公里。流量及水力资源丰富,建有水丰等水电站。冬季冰期约4个月。拉姑哨以下可通航<

  • 何用

    读音:hé yòng

    繁体字:何用

    意思:
     1.为什么。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孔颖达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
      ▶《谷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

  • 江波

    读音:jiāng bō

    繁体字:江波

    意思:江水;江中波浪。
      ▶《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注引谯周《益州志》:“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
      ▶宋·朱熹《次敬夫登定王臺

  • 浑似

    读音:hún sì

    繁体字:渾似

    英语:just like

    意思:(浑似,浑似)
    完全像。
      ▶宋·孙光宪《更漏子》词之六:“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
      ▶宋·范成大《

  • 投醪

    读音:tóu láo

    繁体字:投醪

    意思:《吕氏春秋•顺民》:“越王苦会稽之耻……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后因以“投醪”指与军民同甘苦。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人归吾,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