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江邻几龚辅之陈和叔登吹台有感》 笙箫无复闻,黄土化珠翠。

笙箫无复闻,黄土化珠翠。

意思:笙箫再没有听说,黄土化珍珠翡翠。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同江邻几龚辅之陈和叔登吹台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梁惠王筑台为引子,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 首联“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诗人以梁惠王筑台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昔日繁华的景象,台上笙箫齐鸣,歌舞升平。这一联通过生动的历史场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奠定了情感。 “笙箫无复闻,黄土化珠翠”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对昔日繁华不再的感慨。曾经的笙箫之声已经不再听到,曾经的繁华之地如今已化为黄土,化为了珠翠之地。这一对比,也暗示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当时秦兵强,今亦归厚地”这两句,诗人借秦兵的强大和现在的衰落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曾经的秦兵强盛,如今也已化为厚土。这一联也暗含了对当今社会强权政治的批判。 “我与诸贤良,举酒莫言醉”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和贤良之士对当前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不谈醉话。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曾谁问孟轲,空自有仁义”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和无奈。诗人感叹没有人问津孟轲的学说,空有仁义道德却无人问津,这既是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
笙箫无复闻,黄土化珠翠。
当时秦兵强,今亦归厚地。
我与诸贤良,举酒莫言醉。
曾谁问孟轲,空自有仁义。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珠翠

    读音:zhū cuì

    繁体字:珠翠

    短语:蓝宝石 宝石 绿宝石 玛瑙 红宝石 明珠 瑰

    英语:pearls and jade; ornaments made with pearls and jade

  • 黄土

    读音:huáng tǔ

    繁体字:黃土

    英语:loess

    意思:(黄土,黄土)

     1.土壤的一种。砂粒、黏土和少量方解石的混合物,浅黄或黄褐色,内部空隙较大,用手搓捻容易成粉末。土质肥沃。

  • 笙箫

    读音:shēng xiāo

    繁体字:笙簫

    意思:(笙箫,笙箫)
    笙和箫。泛指管乐器。
      ▶唐·曹唐《小游仙诗》:“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宋·张子野《清平乐》词:“曲池斜度鸾桥,西园一片笙箫

  • 无复

    读音:wú fù

    繁体字:無復

    意思:(无复,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
      ▶《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陈奇猷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

  • 土化

    读音:tǔ huà

    繁体字:土化

    意思:
     1.指施肥使土壤熟化,以改良土壤。
      ▶《周礼•地官•草人》:“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
      ▶郑玄注:“土化之法,化之使美。”
      ▶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