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 何处留春意,歌残烛半红。

何处留春意,歌残烛半红。

意思:何处留春意,歌残烛半红。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何处留春意,歌残烛半红》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离别的伤感。 首句“何处留春意,歌残烛半红”,直接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通过“歌残烛半红”的描绘,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夜烛光下,诗人依依不舍地听着歌,看着蜡烛燃烧后的半红之景。 “柳斜双舞破,花落独书空”,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柳树摇曳生姿,花儿独自凋零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独书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欲作经年别,先惊昨夜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预感,以及离别带来的伤感。诗人似乎预感到将会有一段时间不能相见,因此昨夜的风声都让他感到惊恐和不安。 最后两句“乌衣多胜概,此际恨难穷”,诗人通过赞美“乌衣”的美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然而,此刻的离别之恨难以尽述。这句诗以景结情,使得情感更加深沉和浓郁。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离别的伤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处留春意,歌残烛半红。
柳斜双舞破,花落独书空。
欲作经年别,先惊昨夜风。
乌衣多胜概,此际恨难穷。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春意

    读音:chūn yì

    繁体字:春意

    英语:the awaken of spring

    意思:
     1.春天的气象。
      ▶南朝·梁·江淹《卧疾愁别刘长史》诗:“始怀未迴叹,春意秋方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