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兵后寻边三首》 将军对阵谁教入,战士辞营不道归。

将军对阵谁教入,战士辞营不道归。

意思:将军对阵谁教入,战士拒绝营不道回家。

出自作者[唐]李山甫的《兵后寻边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边塞行》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场面的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千里烟沙尽日昏,战馀烧罢闭重门。”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惨烈场景,千里烟沙,日暮黄昏,战争过后烧罢战场,重门紧闭,给人一种压抑和悲凉的感觉。 颔联“新成剑戟皆农器,旧著衣裳尽血痕。”通过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新成剑戟原本是农用的工具,现在却成为了战士的武器,而他们的衣裳也沾满了血痕,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无奈。 颈联“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悲壮。朔风卷起,白骨满地,青气凝聚,幽魂哭泣,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饱鸱清啸伏尸堆。风怒边沙迸铁衣”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悲壮。鸱在饥饿的情况下发出清啸,尸堆满地,风怒边沙,铁衣迸裂,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全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比、描绘等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向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里烟沙尽日昏,战馀烧罢闭重门。
新成剑戟皆农器,旧著衣裳尽血痕。
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
自怜长策无人问,羞戴儒冠傍塞垣。
旗头指处见黄埃,万马横驰鹘翅回。
剑戟远腥凝血在,山河先暗阵云来。
角声恶杀悲于哭,鼓势争强怒若雷。
日暮却登寒垒望,饱鸱清啸伏尸堆。
风怒边沙迸铁衣,胡儿胡马正骄肥。
将军对阵谁教入,战士辞营不道归。
新血溅红黏蔓草,旧骸堆白映寒晖。

关键词解释

  • 对阵

    读音:duì zhèn

    繁体字:對陣

    英语:be poised for battle

    意思:(对阵,对阵)

     1.谓两军对峙;交峰。
      ▶《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遂果救长

  • 将军

    读音:jiāng jūn

    繁体字:將軍

    短语:

    英语:(army) general

    意思:(将军,将军)

     1.官名。
      ▶《墨子•非攻中》:“昔者

  • 战士

    读音:zhàn shì

    繁体字:戰士

    短语:战斗员 大兵 卒 士兵 兵员 新兵 士卒 兵卒 虾兵蟹将 兵 老将

    英语:soldier

    意思:(战士,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