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魏文贞公宅》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意思:寒蝉宁和雪霜期,贤哲难以教化俗士知道。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过魏文贞公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蟪蛄”和“封德彝”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贤哲的敬重和对贞观时期的怀念。 首句“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诗人以“蟪蛄”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贤哲的敬重,认为他们能够理解并尊重自己的选择,而世俗之人却难以理解。 第二句“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诗人借“封德彝”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贞观时期的怀念。封德彝是唐朝初期的一个大臣,曾为唐朝的繁荣稳定做出过贡献,但他的行为却与贞观时期的清廉正直相去甚远。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对那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行为不正的人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贞观时期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蟪蛄”和“封德彝”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贤哲的敬重和对社会风气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贞观时期的怀念。整首诗的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诗,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蟪蛄

    解释

    蟪蛄 huìgū

    [flat pleuron cicada] 一种蝉科动物( Platypleura kaempferi ),吻长,体短,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有黑斑

    引用解释

    蝉的一种。体

  • 贤哲

    读音:xián zhé

    繁体字:賢哲

    英语:good and wise man

    意思:(贤哲,贤哲)

     1.贤明睿智。
      ▶《韩非子•有度》:“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 霜期

    读音:shuāng qī

    繁体字:霜期

    意思:从秋季第一次见霜起到次年春最后一次见霜止,这个时期叫做霜期。我国南方有的地方没有霜期,北方有的地方霜期长达七八个月。

    解释:指一年中初霜后至终霜前的一

  • 雪霜

    读音:xuě shuāng

    繁体字:雪霜

    意思:
     1.雪和霜。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李绅《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