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梁景和》 隋氏廷中列百官,几人风节动朝端。

隋氏廷中列百官,几人风节动朝端。

意思:隋代朝廷中列百官,多少人风节动朝廷。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梁景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在隋朝朝廷中保持风节、坚持正义的少数人。通过对几个具体人物的描述和评价,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敬仰和对世风日下的忧虑。 首句“隋氏廷中列百官,几人风节动朝端”,描绘了隋朝朝廷中百官列立的场景,但诗人关注的并非官职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寡,而是那些在朝廷中展现出高尚风节、为众人所称赞的官员。这是一种对品质的赞美,对正直的追求。 第二句“越公事势炎如火,独有梁毗会忍寒”中的“越公”指的是隋朝的越国公杨素,他权势显赫,如同烈火燎原。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提到了梁毗。梁毗是唐朝初年的名臣,他以耿直、刚正、不畏权贵著称。在杨素权势如火的时候,梁毗能够忍受寒冷,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官员,突出了那些在权力面前保持风节、坚持正义的人的可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风日下的忧虑,对那些在权力面前丧失原则的人的批判。这种主题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少见,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道德标准的关注和追求。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诗人通过对具体人物的描述和评价,使得诗歌具有了可读性和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隋氏廷中列百官,几人风节动朝端。
越公事势炎如火,独有梁毗会忍寒。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节动

    读音:jié dòng

    繁体字:節動

    意思:(节动,节动)
    谓如肢体骨节一般彼此配合行动。
      ▶《尉缭子•攻权》:“夫将不心制,卒不节动,虽胜幸胜也,非攻权也。”

    解释:1.谓如

  • 朝端

    读音:cháo duān

    繁体字:朝端

    意思: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书省的长官。
      ▶《宋书•王弘传》:“臣弘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复谨守常科,则终莫之纠正。”
      ▶《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蹔遂

  • 百官

    读音:bǎi guān

    繁体字:百官

    英语:officials of all ranks and descriptions

    意思:
     1.古指公卿以下的众官。后泛指各级官吏。
      ▶《书•

  • 人风

    读音:rén fēng

    繁体字:人風

    意思:(人风,人风)
    民风,民情。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呜唿!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清·方苞《原人》下:“则其时政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