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尔後之人,万言书不显。
意思:你后面的人,万言书不明显。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季札墓碑的赞美诗,通过对碑文历史的回顾和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碑文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季札墓傍碑,古称尼父篆”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季札墓碑上的篆文。尼父,孔子在鲁国的弟子,对孔子十分敬仰,称其为尼父。这里用“尼父篆”来形容季札墓碑上的篆文,表达了对碑文的极高评价。
“始没春秋义,十字固莫浅”两句,表达了对碑文历史深度的感慨。“始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春秋义”则暗示了这段历史的重要性。而“十字固莫浅”则直接表达了碑文的价值之高,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字,其意义也深远无比。
“磨敲任牧童,侵剥因野藓。嗟尔后人知,万言书不显”四句,描绘了季札墓碑所处的环境和人们对它的态度。牧童可能会磨敲碑文,野藓可能会侵蚀碑面,但希望后人能看到这些痕迹,理解其中的历史和文字价值,即使是一万个字的文章也无法比拟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季札墓碑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后人的期望和呼唤,使得这首诗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