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不伏春辜负,啼了千声又万声。
意思:流莺不受春季辜负,哭了一声又万声。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问春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春天和黄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黄莺的赞美和感慨。
首句“自古言花须说莺,莺花本合一时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黄莺在花丛中欢快地歌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黄莺的赞美之情。
“因何花谢莺才至,浪得莺花相与名”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黄莺的感慨。诗人认为,黄莺的到来并不是因为花儿的美丽和自己的歌唱水平高,而是因为花儿凋谢后,黄莺才来到这里。这似乎有些讽刺,但实际上是对春天和黄莺的赞美,因为它们在春天里都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美好。
“辄欲问春春不应,私於蜂蝶有何情”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诗人想要询问春天,但春天并没有回答他,而是默默地与蜜蜂和蝴蝶交流。这似乎暗示了春天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它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流莺不伏春辜负,啼了千声又万声”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黄莺的同情和对春天的感激之情。诗人认为黄莺在春天里唱出了最美的歌声,为人们带来了欢乐,这是它对春天的回报。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激之情,因为春天让黄莺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和黄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黄莺的赞美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激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