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天坛夜见海日》 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意思:才知道武皇求不死,去追逐瀛洲羡门子。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登天坛夜见海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神仙世界的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首先,诗中描绘了诗人早晨游历碧峰,夜晚在天坛宿夜的情景。诗人似乎得到了仙人的指引,被带到了一个充满仙草玉英的奇妙世界。这里的仙人似乎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在夜半召唤日出的景象。 接着,诗中描绘了仙境中的日出和日落,以及仙境中的建筑和仪仗。这些景象都显得非常奇幻,让人感到神秘而又美丽。诗人还描绘了神仙们乘坐鸾凤纷飞的场景,以及王母要上朝元君的情景,这些都充满了神话色彩。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尘世浮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仙境和尘世,表达了对尘世浮生无常的感慨。他指出九州之下,尘世仍然未明,而人们却已经忘记了真正的仙境。这表明人们过于沉迷于尘世中的事物,而忽略了真正的仙境的存在。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追求长生的无奈和失望。诗人通过描述武皇追求长生的故事,表达了对长生不死的渴望和失望。他指出人们追逐瀛洲羡门子,但最终却发现这只是幻影,无法实现真正的长生不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神秘和浪漫色彩的诗歌,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绘和对尘世浮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长生的渴望。这首诗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
八鸾五凤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元君。
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
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
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作者介绍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门子

    解释

    门子 ménzi

    (1) [doorman]∶旧时在官府或有钱人家看门通报的人

    (2) [knack]∶门路

    (3) [hanger-on of an aristocrat]∶门客

    引用解释

  • 武皇

    读音:wǔ huáng

    繁体字:武皇

    意思:
     1.指汉武帝。
      ▶汉武穷兵黩武,后或借指当代黩武的皇帝。
      ▶唐·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作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2.凡謚号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