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

意思:欹枕午睡静,头巾折秋天头发稀疏。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学问、文化和个人生活的。通过对“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等句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学问传承的重视和对文化经典的敬畏。诗中提到的“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则表达了对学问衰落和文字失传的忧虑。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而“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对学问、文化和个人生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此外,诗中的“青莲译梵书”和“火风乖四大”等句,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展示了诗人的学识和素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
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昼眠

    读音:zhòu mián

    繁体字:晝眠

    意思:(昼眠,昼眠)
    白昼睡眠;午睡。
      ▶《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昼眠夜起如平常。”
      ▶唐·白居易《睡起晏坐》诗:“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