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残句》 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

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

意思:闲庭草色能留下马,该路杨花不避人。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残句》

全文赏析

《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庭院的草色和路上的杨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 首句“闲庭草色能留马”,通过“闲庭”和“草色”这两个元素,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场景。马匹在庭院里自由地漫步,草色青青,仿佛在欢迎着马匹的到来。这里的“能留马”不仅描绘了马匹和庭院草色的互动,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次句“当路杨花不避人”则进一步描绘了场景的动态变化。杨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飘零的杨花在路上自由地飞舞,却并不避开路人。这里用“不避人”来表达杨花的自由和无畏,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保持无畏和自由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表达方式非常细腻,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的诗,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
(张为《主客图》).第二百八十四卷
作者介绍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当路

    读音:dāng lù

    繁体字:噹路

    英语:block the way

    意思:(当路,当路)

     1.挡路;阻碍通行。
      ▶《墨子•号令》:“务色谩正,淫嚣不静,当路尼众,舍事后就

  • 杨花

    引用解释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

  • 不避

    读音:bù bì

    繁体字:不避

    英语:make light of

    意思:
     1.不回避。
      ▶《荀子•正论》:“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史记•项羽本纪》:“臣死且不避

  • 闲庭

    读音:xián tíng

    繁体字:閑庭

    意思:(闲庭,闲庭)
    亦作“闲庭”。
     寂静的庭院。
      ▶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闲庭不扰,退食自公,远览形势,虔心凈域。”
      ▶宋·谢翱《效孟郊体》

  • 马当

    读音:mǎ dāng

    繁体字:馬噹

    意思:(马当,马当)
    山名。在江西省·彭泽县东北,北临长江。山形似马,故名。相传唐·王勃乘舟遇神风,自此一夜达南昌。
      ▶唐·陆龟蒙《马当山铭》:“言天下之险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

  • 避人

    读音:bì rén

    繁体字:避人

    意思:犹避世。
      ▶唐·吴融《偶书》诗:“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阮怀宁》:“阮避人于此山,每夕与狎客饮,以三鼓为节。”亦指避世之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