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心月照云溪 俗名蓦山溪》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意思:八位仙人知道,去七祖、远离六道。

出自作者[元]王哲的《心月照云溪 俗名蓦山溪》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道教修行者的赞美诗,充满了对道教宇宙观和修行方法的深刻理解。让我们逐步解析一下这首诗的含义和美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它似乎是在描述一种道教修行过程,涉及到了许多道教的概念和术语。 “一身之内,二物成真宝” 这句话揭示了修行的核心,即个体内在的两个元素——精神和肉体——通过修行成为真正的宝物。 “著意辩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 这句话似乎是在描述一种对宇宙的理解,即宇宙是由三才(天、地、人)、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等元素构成,通过修行可以理解和改变这些元素。 “六贼门外,七魄莫狂游” 这句话中的“六贼”可能是指道教修行中需要避免的六种诱惑或障碍,如贪欲、嗔怒、痴迷等。而“七魄”可能是指人的七种精神力量或元素,通过修行可以控制它们,不被它们所控制。 “八卦定,九宫通,功行十分到” 这句话似乎是在描述修行的步骤,即通过掌握八卦和九宫等道教符号学工具,可以逐渐提升功行(修行功夫)。当功行达到十分时,修行就达到了一个高度。 “十分修练,九转成芝草”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必要性和成果,即通过不断的修行,可以达到九次转变,最终形成芝草这样的仙草。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这句话中的“八位上仙”可能是指道教中的八位神仙,他们了解修行的过程并可以帮助那些在修行中遇到困难的人。通过他们的帮助,人们可以远离六道轮回,到达仙界。 “五年功满,四大离凡尘” 这句话描述了修行的长期性和成果,经过五年的修行,身体和精神都会脱离凡尘,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最后,“二童邀,抱一归蓬岛” 这句话中的“二童”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两位神仙童子,他们邀请修行者带着“一”(可能是指道或宇宙的本质)回归到蓬莱仙岛。这可能意味着修行的成功和达到仙界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道教宇宙观和修行方法的赞美和理解。它描绘了一个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的超越物质世界和轮回的仙境,充满了神秘和美感。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修行的坚持和毅力的赞美,以及通过修行可以帮助他人脱离苦难的美好愿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身之内,二物成真宝。
著意辩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
六贼门外,七魄莫狂游,八卦定,九宫通,功行十分到。
十分修练,九转成芝草。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五年功满,四大离凡尘,三清路,二童邀,抱一归蓬岛。

关键词解释

  • 七祖

    读音:qī zǔ

    繁体字:七祖

    意思:
     1.七代祖先。
      ▶前蜀·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箓斋词》:“臣等九玄七祖,受福诸天,贻祚流祥,传休无极。”
     
     2.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华严宗以马鸣、龙树、杜

  • 远离

    读音:yuǎn lí

    繁体字:遠離

    短语:背井离乡

    英语:removed from

    意思:(远离,远离)

     1.远远地离开。
      ▶三国·蜀·诸葛亮《前

  • 八位

    读音:bā wèi

    繁体字:八位

    意思:
     1.八卦之位。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
      ▶裴骃集解引张晏曰:“八位,八卦之位也。”
     
     2

  • 上仙

    读音:shàng xiān

    繁体字:上仙

    意思:I

     1.天上的神仙。
       ▶唐·司空曙《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诗:“唯余古桃树,传是上仙栽。”
       ▶唐徐凝《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诗:“独夜嵩阳忆

  • 六道

    读音:liù dào

    繁体字:六道

    意思:
     1.谓耳、目、鼻、口及下体之前后二孔。
      ▶《管子•君臣下》:“四肢不通,六道不达,曰失。”
      ▶尹知章注:“六道,谓上有四窍下有二窍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