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阁学挽诗三首》 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

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

意思:连年仍然饥饿,三湘要安抚。

出自作者[宋]王炎的《李阁学挽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在艰难时期仍然关心人民、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描绘了艰难的年岁和饥荒的场景,三湘之地需要安抚。这里的“频岁”和“饥馑”表达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抚绥”则表明需要有人来负责安抚和处理这些问题。 “分忧承帝命”一句,表达了这位官员承担了分忧解难的责任,秉承皇帝的命令,为民众解决问题。他不仅是地方官员,更是人民的守护者,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遗爱结民思”一句,表达了这位官员的善行和关爱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对他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也由此而生。这句诗强调了他的仁爱之心和亲民之举,使得人民对他充满敬意和怀念。 “自有栾公社,何须叔子碑”两句,表达了这位官员的清廉和正直,不需要借助他人的赞誉或碑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里的“栾公”指的是栾公社,他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而“叔子”则是指叔子碑,一种荣誉碑。这两句诗赞美了这位官员的清廉和正直,不需要外在的赞誉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最后,“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两句,表达了这位官员的品德将载入史册,他的清廉和正直将不会被玷污或磨损。这句诗强调了他的清廉和正直将永载史册,他的清德将得到人们的敬仰和传颂。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在艰难时期仍然关心人民、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通过描绘他的责任感、仁爱之心、清廉正直和品德高尚,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
分忧承帝命,遗爱结民思。
自有栾公社,何须叔子碑。
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

关键词解释

  • 三湘

    读音:sān xiāng

    繁体字:三湘

    意思: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

  • 饥馑

    读音:jī jǐn

    繁体字:飢饉

    英语:hunger

    意思:(饥馑,饥馑)
    灾荒。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
      ▶《诗•小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降臻。”
      ▶宋·司马光《苦

  • 频岁

    读音:pín suì

    繁体字:頻歲

    意思:(频岁,频岁)
    连年。
      ▶《后汉书•赵孝王良传》:“十三年,降为赵公,频岁来朝。”
      ▶《晋书•李特载记》:“元康中,氐·齐万年反,关西扰乱,频岁大飢,百姓乃流移

  • 抚绥

    读音:fǔ suí

    繁体字:撫綏

    意思:(抚绥,抚绥)
    安抚,安定。
      ▶《书•太甲上》:“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浩周之还”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昔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