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常州报恩长老》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水养石菖蒲。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水养石菖蒲。

意思: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石菖蒲水养护。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赠常州报恩长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水养石菖蒲》以一种淡然的笔触,描绘了碗中红玛瑙与井花水养的石菖蒲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水养石菖蒲”,碧玉般的碗中盛满了红玛瑙,井花水养着石菖蒲,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作者以红玛瑙和碧玉碗的对比,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而井花水养的石菖蒲,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作者通过询问禅师是否饱足,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无尽追求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荐福老怀真巧便,净慈两本更尖新”,这两句诗赞扬了禅师的智慧和巧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新颖、独特的思考方式的赞赏。 “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最后两句诗中,作者请求禅师为他作一道铁门限,准备迎接世人的请话。铁门限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而准备迎接请话人的说法,也暗示了作者对禅宗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淡然、清净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智慧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新颖、独特的思考方式的赞赏和对尘世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水养石菖蒲。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荐福老怀真巧便,净慈两本更尖新。
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石菖蒲

    引用解释

    观赏植物的一种。茎可入药。 明 张宁 《方洲杂言》:“草木中耐寒者极多,素馨、车前、凤尾、治蘠、薜荔、石菖蒲……不可胜纪。”亦省作“ 石蒲 ”。 唐 无名氏 《瓦松赋》:“离离兮若星榆之昭灼,燁燁兮疑石蒲之葱蒨。”

    读音:shí chāng pú

  • 碧玉

    读音:bì yù

    繁体字:碧玉

    短语:翡翠 祖母绿 刚玉 黄玉 硬玉

    英语:jasper

    意思:
     1.矿物名。含铁的石英石,呈红色、褐色或绿色。可作装饰品。也称

  • 玛瑙

    读音:mǎ nǎo

    繁体字:瑪瑙

    短语:蓝宝石 宝石 绿宝石 红宝石 明珠 瑰 珠翠

    英语:agate

    意思:(玛瑙,玛瑙)

     1.矿物名。玉髓的一

  • 花水

    读音:huā shuǐ

    繁体字:花水

    意思:农历二、三月间桃花开放时盛涨的河水。即桃花水。
      ▶北齐·魏收《櫂歌行》:“雪熘添春浦,花水足新流。”
      ▶唐·严维《酬王侍御西陵渡见寄》诗:“柳塘薰昼日,花水溢春渠。”

  • 菖蒲

    读音:chāng pú

    繁体字:菖蒲

    英语:calamus

    意思: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亦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