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池边草色迎人绿,庭下榴花照地红。

池边草色迎人绿,庭下榴花照地红。

意思:池塘边草色迎人绿色,庭下石榴花照地红。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池边草色和庭下榴花的美丽,以及庆祝长寿的场景。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色彩描绘:诗的开头两句“池边草色迎人绿,庭下榴花照地红”就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美丽的画面。草色如茵,榴花如火,色彩对比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色彩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 2. 动态描绘:诗中“晓献瑶觞千万寿,鸣梢声入宝慈宫”这两句则描绘了庆祝长寿的活动场景。早晨献上美酒,欢声笑语传遍整个宫殿,这种动态的描绘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欢乐的气氛。 3.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长寿的祝福。通过描绘池边草色、庭下榴花和庆祝长寿的场景,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美好生活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4. 语言运用: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的语言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感染力。同时,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陶醉其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美好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长寿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它以鲜明的色彩、动态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池边草色迎人绿,庭下榴花照地红。
晓献瑶觞千万寿,鸣梢声入宝慈宫。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榴花

    读音:liú huā

    繁体字:榴花

    意思:
     1.石榴花。
      ▶唐·李商隐《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刘诜《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 迎人

    读音:yíng rén

    繁体字:迎人

    意思:
     1.迎接来人。
      ▶宋·梅尧臣《对雪忆林逋》诗:“樵童野犬迎人后,山葛棠梨案酒时。”
      ▶沈从文《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