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短灯檠歌》 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意思:黄帘绿幕朱户关闭,风露气进入秋堂凉。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短灯檠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长檠和短檠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长檠和短檠这两种不同的灯具。长檠八尺空自长,显然是一种高大、华丽的灯具,而短檠二尺便且光,则是一种小巧、实用的灯具。这两种灯具的对比,象征着人生的不同境遇和命运。 接着,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在秋天的夜晚,关上了朱户,关闭了窗帘,独自在秋堂中读书。此时,风露气入秋堂凉,主人公感到一阵凉意。而主人公在昏暗中裁衣、搔头、看书等动作,也表现出他的孤独和无奈。 然后,诗中提到了主人公曾经是太学儒生,曾经在东鲁客居,为了生活而努力读书。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疾的加重,主人公已经无法像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地读书了。此时,看书到晓那能眠,表达了主人公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诗中感叹世事无常,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墙角君看短檠弃,短檠被抛弃,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长檠和短檠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
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
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
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秋堂

    读音:qiū táng

    繁体字:秋堂

    意思:
     1.秋日的厅堂。常以指书生攻读课业之所。
      ▶唐·王建《送司空神童》诗:“秋堂白髮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唐·元稹《含风夕》诗:“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

  • 风露

    读音:fēng lù

    繁体字:風露

    意思:(风露,风露)

     1.风和露。
      ▶《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

  • 黄帘

    读音:huáng lián

    词语解释

    黄帘[ huáng lián ]

    ⒈  黄色的门帘。

    引证解释

    ⒈  黄色的门帘。<

  • 朱户

    读音:zhū hù

    繁体字:朱戶

    意思:(朱户,朱户)

     1.古代帝王赏赐诸侯或有功大臣的硃红色的大门,古为“九锡”之一种。
      ▶《韩诗外传》卷八:“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六锡朱户。”

  • 露气

    读音:lù qì

    繁体字:露氣

    意思:(露气,露气)
    水汽。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唐·孔颖达疏:“谓之寒露,言露气寒将欲凝结。”
      ▶唐·李百药《秋晚登古城》诗:“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