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古九十八首》 梦游观玉境,毕竟是谁行。

梦游观玉境,毕竟是谁行。

意思:梦中游览玉境,究竟是谁去。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颂古九十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佛教的修行和教义,通过描绘一种神秘而深奥的境界,表达了对于佛法、修行和人生理解的深刻思考。 首先,“万里草不生,三昧号无诤”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极端的寂静和清净的境界,暗示了修行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无欲、无争。三昧是佛教修行的一种状态,即心境平静、专注的状态。无诤则是强调修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不争斗、不诽谤,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慈悲。 “梦游观玉境,毕竟是谁行”这句诗则表达了修行的虚幻性和不确定性。修行者如同在梦中游历一个神秘的玉境,这个境界是如此美丽而神秘,但究竟是谁在体验这个境界呢?这引发了对自我和存在的思考。 “在处曼曼地,只道无两般”这句诗则表达了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接受。佛教认为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此修行者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即“在处曼曼地”。同时,佛教也强调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修行者需要以慈悲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法门非出入,学者莫颟顸”这句诗则强调了修行的正道不是外在的形式和追求,而是内在的智慧和觉悟。修行者需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专注,不要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也不要被内在的欲望所困扰。同时,修行者也需要保持谦虚和谨慎,不要自以为是或盲目跟风。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佛教修行和教义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专注、慈悲和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了修行者不要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谦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草不生,三昧号无诤。
梦游观玉境,毕竟是谁行。
在处曼曼地,只道无两般。
法门非出入,学者莫颟顸。

关键词解释

  • 梦游

    读音:mèng yóu

    繁体字:夢游

    英语:somnambulate

    意思:(梦游,梦游)
    见“梦游”。

    详细释义:在睡梦中无意识的起来,并完成复杂的动

  • 谁行

    引用解释

    1.哪边;何处。 宋 周邦彦 《少年游》词:“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宋 赵善括 《虞美人·无题》词:“长空一夜霜风吼,寒色消残酒。问伊今夜在谁行。” 元 乔吉 《山坡羊·冬日写怀》曲:“世情别,故交絶,牀头金尽谁行借。”

    2.谁人;谁人面前。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三折:“屈!屈!屈!这烦恼待向谁行诉。”《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