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尘迹到,日落梦初醒。
意思:更没有灰尘足迹到,太阳落在梦中醒来。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避暑》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避暑入林扃,同僧坐竹亭》是一首描绘夏日避暑场景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僧人陪同下在竹亭中避暑的情景。
首联“避暑入林扃,同僧坐竹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选择进入深林,关闭了门扉,与僧人一同坐在竹亭中。这一句通过“入林”和“坐竹亭”两个动作,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避暑方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宁静和闲适。
颔联“鸟飞晴地影,龙挂雨天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进一步展现避暑的惬意。晴空中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仿佛在展示夏日的生机;雨后的天空中,云雾缭绕,宛如龙挂天际,形象生动。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避暑场景紧密相连,进一步强化了避暑的惬意氛围。
颈联“扫叶铺椰簟,临流注石瓶”,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竹亭中的生活细节。扫净的竹叶铺在竹席上,诗人面对流水,注满石头的水瓶。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避暑过程中的闲适和恬静。扫叶铺椰簟的动作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临流注石瓶则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恬静。
尾联“更无尘迹到,日落梦初醒”,诗人以日落和梦醒收尾,进一步强调了避暑的清净和惬意。尘世的纷扰在这里完全消失,只有日落和梦醒的声音。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在避暑过程中的清净和安宁,也透露出诗人的超脱和释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夏日避暑过程中的宁静、闲适和恬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 谁家甑无尘?-- 出自《岁暮》作者:[唐]白居易
- 清夜无尘。-- 出自《行香子·清夜无尘》作者:[宋]苏轼
- 万里更无尘。-- 出自《周宗庙歌 皇夏》作者:[南北朝]庾信
- 石路本无尘。-- 出自《山斋诗》作者:[南北朝]徐陵
- 玉性无尘。-- 出自《四仙韵 赠烟霞散人》作者:[元]马钰
- 函夏无尘。-- 出自《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作者:[魏晋]陆云
- 万里无尘。-- 出自《答兄平原诗》作者:[魏晋]陆云
- 无尘处。-- 出自《天仙子·飞盖追春春约伫》作者:[宋]李弥逊
- 夜无尘。-- 出自《江城子·如公何地不阳春》作者:[宋]魏了翁
- 日落沧江晚。-- 出自《白帝城怀古》作者:[唐]陈子昂
- 日落红尘合。-- 出自《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作者:[唐]陈子昂
- 日落波平。-- 出自《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作者:[宋]朱敦儒
- 日落桃林塞。-- 出自《送魏郡李太守赴任》作者:[唐]王维
- 日落香车入。-- 出自《早春行》作者:[唐]王维
- 日落把-- 出自《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作者:[唐]李白
- 日落江风静。-- 出自《奉和泛江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日落长沙渚。-- 出自《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峯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日落紫霞洲。-- 出自《唐多令·日落紫霞洲》作者:[宋]刘辰翁
- 日落泛澄瀛。-- 出自《泛湖归出楼中望月诗》作者:[南北朝]谢惠连
- 更无还。-- 出自《诉衷情·练巾藜杖白云间》作者:[宋]王安石
- 惟有此,更无居。-- 出自《渔父词/渔父》作者:[宋]赵构
- 仙驭更无踪。-- 出自《导引·寿原初掩》作者:[宋]无名氏
- 只这是、更无玄。-- 出自《婆罗门引·一毫不立》作者:[元]姬翼
- 报李更无蹊。-- 出自《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元初无更无。-- 出自《长思仙》作者:[元]谭处端
- 水去、更无厮见。-- 出自《踏莎行 赠*州王四郎》作者:[元]谭处端
- 木金聚,更无隔。-- 出自《滴滴金 赠蔡公》作者:[元]马钰
- 好句更无痕。-- 出自《小重山·松是交朋竹是邻》作者:[宋]陈著
- 燕莺尘迹。-- 出自《点绛唇·绿染春波》作者:[宋]李莱老
- 尘迹迥。-- 出自《买陂塘 赠徐孟祥用梦庵先生韵》作者:[元]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