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銮坡上南望》 极眼向南无限地,绿烟深处认中书。

极眼向南无限地,绿烟深处认中书。

意思:极眼向南边没有限制地,绿烟深处认书。

出自作者[唐]郑畋的《金銮坡上南望》

全文赏析

《金銮坡上南望》是唐代诗人郑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金銮坡上向南眺望时所见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首句“金銮坡上南望”,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地点和动作。金銮坡是长安城内的一个高坡,位于大明宫附近。诗人站在这个高坡上,向南眺望,可以看到长安城的繁华景象。 第二句“玉辇何时过”,诗人用“玉辇”指代皇帝的车驾,表达了他对皇帝行踪的关注。他想知道皇帝什么时候会经过这里,以便向皇帝进谏。 第三句“涧水东流延圣泽”,诗人描述了涧水向东流淌的景象。这里的“涧水”指的是长安城内的一条河流,它象征着国家的生命力。诗人希望这条河流能够延续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四句“白云愁色满苍梧”,诗人用“白云”和“苍梧”来描绘天空和大地的景象。这里的“白云”象征着忧愁,而“苍梧”则象征着大地。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整首诗以金銮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五言绝句。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晨钟韵上清虚,画戟祥烟拱帝居。
极眼向南无限地,绿烟深处认中书。
作者介绍
郑畋(tián)(825年-883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

郑畋出身于荥阳郑氏,考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郑畋进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

唐僖宗即位后,郑畋被召回朝中担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郑畋任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成为宰相。乾符六年(879年),郑畋在招安黄巢之事上与卢携发生争执,被罢免相位,贬为太子宾客。

广明元年(880年),郑畋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长安失陷后,郑畋在龙尾坡大破黄巢军,并传檄四方,号召藩镇合讨黄巢。中和元年(881年),部将李昌言兵变,郑畋被迫离开凤翔。

中和二年(882年),郑畋被召到成都,担任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军务。中和三年(883年),郑畋被田令孜排挤出朝改任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同年郑畋之子郑凝绩将其接往陇州居住。不久郑畋在陇州病逝。郑畋死后,赠太尉、太傅,谥号文昭。

关键词解释

  • 深处

    读音:shēn chù

    繁体字:深處

    造句:

  • 无限

    读音:wú xiàn

    繁体字:無限

    短语:无以复加 卓绝 亢 极度 不过 无上 极端 绝顶 极 无与伦比 最好 太 尽 透顶 极其 极致 最 绝 顶

    英语:unlimited

  • 极眼

    读音:jí yǎn

    繁体字:極眼

    意思:(极眼,极眼)
    用尽目力远望。
      ▶唐·郑畋《金銮坡上南望》诗:“极眼向南无限地,绿烟深处认中书。”

    解释:1.用尽目力远望。

  • 中书

    读音:zhōng shū

    繁体字:中書

    英语:cabinet minister

    意思:(中书,中书)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