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意思:岩花山涧草西林路,未发现高僧只看见猿猴。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是一首表达感恩与思考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场景,描绘了征南将领的恩情,以及在这个场景中,诗人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共受征南不次恩”,这表明诗人与征南将领有深厚的情谊,共同接受了将领的恩惠。这种感恩之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诗人用“不次恩”来形容这种恩情,意味着这种恩情超越了常规,是一种特殊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 “报恩惟是有忘言”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恩情的回应。他表示,自己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对将领的感激之情,只能通过沉默来表达。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内敛,也体现了他的感恩之情。 诗中的“岩花涧草”和“西林路”等自然元素,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他看到岩花在涧水中摇曳,看到路边的花草,却没有见到高僧,只能看到猿猴。这种描绘体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 最后,“未见高僧只见猿”这句话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诗人没有见到高僧,只能看到猿猴,这可能意味着他对高僧的追求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思考和领悟。这也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谦虚,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表达感恩、思考和观察自然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西林

    读音:xī lín

    繁体字:西林

    意思:
     1.西面的树林。
      ▶三国·魏·阮籍《首阳山赋》:“蟋蟀鸣乎东房兮,鶗鴃号乎西林。”
      ▶唐·陈子昂《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诗:“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 高僧

    读音:gāo sēng

    繁体字:高僧

    短语:僧 僧侣 头陀 行者 和尚

    英语:hierarch

    意思:精通佛理、道行高深的和尚。
      ▶唐·刘长卿《寄灵一上人诗》

  • 只见

    读音:zhī jiàn

    繁体字:衹見

    英语:Tadami

    意思:(只见,只见)
    犹言只觉得。
      ▶宋·周邦彦《解语花•上元》词:“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